罗平县钟山乡: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廉洁之风——任学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5日 来源: 曲靖文明网
 [打印] [关闭]

图片1.jpg

任学源故居位于罗平县钟山乡狗街村,始建于清末民初,近年来,当地通过持续建设和宣传推广,构建以故居为核心,串联周边红色遗址的“红色三角”党员教育路线,成为省内知名红色旅游景点和清廉家风传承示范点。
“不给组织添乱,莫让他人为难,流自己的汗,吃自家的饭,自力更生,路宽。”走进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狗街村任学源故居,墙上一块黄底黑字的家规家训牌分外显眼。
任学源19岁投入抗日救国的大潮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按照云南省地下党组织的指示回到钟山乡秘密进行地下党活动,1948 年在战斗中受伤被俘拒不投降惨遭杀害,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0岁。
任学源的妻子杨立芳,在悲痛中擦干眼泪,毅然继续沿着丈夫离去的方向坚定前行,义无反顾。杨立芳始终秉承国家第一的大局理念,她总是用丈夫生前所说的“人民选我当乡长,我就要一心一意为人民;人民选我们当政,我们就要让大家有饭吃”来教育子女要有爱国爱乡的情怀,告诫后代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团结友爱,遇困相帮、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并用行动践行任家家训:“自力更生路更宽”。在村里,杨立芳老人经常向青少年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传唱红色歌曲,告诫青少年爱国、爱党、爱家。

任学源与杨立芳携手同走中国革命道路,深明国家与民族大义。在他们的身上,既有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坚定信念,又有作为革命者的勇敢追求与革命气节。同时,还有一种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的传承。
“我妈也参军革命,我爸爸也为了革命牺牲,我们的家庭都是跟着共产党走,跟着国家走,国家叫我们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我们也是这样教育子女。”任学源三儿子任维兴坚定地说。

任学源故居历经岁月洗礼,仍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革命遗风,不仅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更以其代代相传的清廉家风,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2020年以来,故居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和红色家风教育活动300余场,成为当地影响深远的清廉家风示范点。

“清廉家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钟山乡通过搜集和整理任学源夫妇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们坚守清廉、品德高尚的具体事例,将这些真实而感人的经历细致入微地体现出来。”钟山乡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任学源夫妇的典型事迹转化为可学习、可复制的清廉家风示范点,推动清廉家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来源:文明罗平)

曲靖风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