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文明网 > 首页 > 曲靖好人榜 > 学习楷模
黄尚渊:十年扎根社区,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8日 来源:曲靖文明网
 [打印] [关闭]

27980_1649906761422_0.jpg

七月的朝霞,光芒万丈,让湛蓝的天空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012年7月,怀着对未来的憧憬,26岁的黄尚渊一个华丽转身,成为了罗平县公安局九龙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黄尚渊已褪去青涩,扎根社区,用责任守护辖区平安,用爱心浇灌群众心田,成长为社区的一棵参天大树;十年,他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辛勤耕耘,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赞歌! 
黄尚渊,男,汉族,36岁,九龙派出所四级警长,社区民警。初入警营,黄尚渊虚心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对如何打造和谐平安社区,实现“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是黄尚渊思考最多的问题,而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邻里关系、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则是他搞好社区警务工作的金钥匙。善于思考成为黄尚渊踔厉奋进的动力,不断总结,去糟存精,逐渐地,业务熟悉了,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社区警务的行家里手!

党建引领聚合力 构建农村警务新模式
社区警务室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和枢纽,是了解群众、体察群众的“瞭望塔”。黄尚渊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心连心”警务室,通过警务室党建的引领作用,组织、协调、宣传、发动村干部、农村党员、村民组长、治安积极分子等群众力量,聚集合力,凝聚战斗力,共同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法制宣传、治安巡逻防控、信息收集等工作深入开展,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警务新模式。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社会治安形势更加严峻,黄尚渊闻警而动,积极发挥新模式作用,迅速在各村寨组建治安巡防小组,他们佩戴红袖标,穿梭在大街小巷、农村道路,迅速筑起一道“防护墙”,守护了千家万户平安和群众身体健康。疫情防控常态化,黄尚渊始终没有掉以轻心,红袖标巡逻小组依然存在至今,他们除了管控疫情外,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入户走访、法制宣传等工作。扎实的工作和明显成效,红袖标成了群众贴心的“服务队”,而黄尚渊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黄”!

勤走访、听民意,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里”
走访是社区民警的基本功!黄尚渊勤于走访,深入社区、单位、学校、家庭,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在他的口袋里,经常装着一匝警民联系卡,上面写明姓名、联系方式等,每到一家,都发放一张警民联系卡,让群众有事就能找到他。对群众的意见建议,他及时反馈到所领导面前,积极进行整改和完善,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在走访中,黄尚渊了解到,在相对偏远的山区,因交通不便,群众办理车驾管、户籍业务有困难,经常会因办理不及时而误事,尤其是农忙季节,群众更是没有时间办理。为此,黄尚渊积极汇报、主动请缨,每到农村集市赶集日,便携带平板电脑、打印机、移动警务终端、高拍仪等必备设备,走进集市,在集市显眼位置摆下“地摊警务”,就地为赶集群众办理户籍、车驾管业务,直接将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同时,利用赶集日,深入开展防骗、防火、防盗、防抢、防交通事故、防赌防毒、防邪教等安全知识,让群众在地摊办理业务的同时,享受法治宣传“大餐”。截至目前,地摊警务已成常态化,覆盖了辖区每一个集市和村委会,共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300余件、检审两三轮摩托车200余辆,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解民忧,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黄尚渊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核心内容,积极帮助群众解小忧,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听民声、访民情只是途径,重点在于解民忧!6月10日,黄尚渊在走访中了解到,九龙街道撒召村委会村民小杨平常喜欢喝酒,但一喝酒就会与妻子发生争吵,有时还会动手。为及时化解夫妻矛盾,建设和谐家庭,第二天一大早,黄尚渊便来到小杨家中,对小杨说起了“家常”,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分析夫妻各自原因,找到矛盾的根源,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坚决避免再次发生矛盾。小杨听了黄尚渊的话,这才知道,原来家暴也是违法的,一再保证,以后无论何事也不会和妻子发生纠纷。黄尚渊留下警民联系卡,嘱咐小杨夫妻,好好生活,有事及时电话联系!苦口婆心、换位思考、法律宣讲,是黄尚渊调解矛盾纠纷的“三大法宝”,仅今年,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至今无一反弹。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黄尚渊始终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奋进新时代、护航新征程,激励斗志,踔厉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刘志洋  联系地址: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公安局政工室)
 

相关新闻

公示公告

主题活动

  • 微信图片_20201126165552.jpg
  • QQ图片20190819154027.jpg

曲靖风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