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文明网 > 首页 > 曲靖好人榜 > 学习楷模
总支书记的瓦房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来源:曲靖文明网
 [打印] [关闭]

在马龙区纳章镇竹园村六谷村民小组,有一间古朴并不起眼的老瓦房。这间瓦房坐西朝东,方方正正,土木结构搭建,房顶覆盖瓦片,墙体全是土坯,既不算老旧,也不算新潮,暖洋洋的阳光一大早就洒在这间不起眼的瓦房上。
这间再普通不过的瓦房,便是云南省道德模范、曲靖好人、竹园村党总支书记、竹园村委会主任鲁金宝的家,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承载着他的童年记忆,更是一家人的精神寄托。

沿着石板铺就的道路来到大门前,门头上,一块红底黄字的“共产党员户”标志牌格外显眼。推开大门,干净整洁的院内环境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各类物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环视院子四周,并不宽敞的院子里,辣椒、茄子、大葱、小瓜等蔬菜一应俱全,苹果树、玉兰、石榴树点缀在院内,一面土坯墙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整个院子给人以明媚温馨之感。

据鲁金宝介绍,瓦房建于1984年,那年他23岁,当时他在六谷村任会计。后来,鲁金宝先后任六谷村村长,到六谷小学当教师,并从1990年3月起担任竹园村党总支书记至今,鲁金宝及他的兄弟姐妹们在这间瓦房里生活了38年。
走进客厅,三幅毛泽东同志画像印入眼帘,据鲁金宝介绍,其中一幅是他在20多年前花了近半年的工资进行装裱的,现在依旧如新;客厅里,鲜红的中国结和几个“福”字点缀在客厅四周,一副“家和万事兴”十字绣挂在进门处的墙壁上,整个客厅窗明几净、整整齐齐,让人感觉甚是温馨。


“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我们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提供了遵循,再过多久都不会过时,很值得我们学习。”当笔者询问他为什么家中悬挂、摆放那么多毛泽东同志画像时,鲁金宝如是说。在日常工作中,鲁金宝也时常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等词汇挂在嘴边,30多年来,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鲁金宝于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担任竹园村党总支书记,30年无怨无悔的战斗在农村基层一线,为基层群众想办法、找出路、解难事、办实事,他说:“服务群众无小事,一定要说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我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他扎根基层30载,履行“为老百姓服务”的庄严承诺,一心为民,用“牛精神”抒写了精彩的“牛故事”。
今天的竹园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社会保障持续加强,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壮大,与此同时,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善行义举、家风家训等持续弘扬,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文化得到不断传承涵养,道德风尚持续厚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在鲁金宝扎根基层、“掌舵”竹园村的31年里,竹园村连续4次获评“五面红旗”村,并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国字号荣誉;个人也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云南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曲靖市劳动模范、曲靖好人、曲靖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然而,他的这间瓦房38年来除留下一些岁月的印记外,几乎就是它一开始的模样。


鲁金宝就是这样,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踏实勤勉、兢兢业业、一心为民,耕耘不辍、奋斗不止,将“小家”让给“大家”。他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满意才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也正是一个个像鲁金宝这样舍小家顾大家,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和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纳章镇:朱加文)
 

相关新闻

公示公告

主题活动

  • 微信图片_20201126165552.jpg
  • QQ图片20190819154027.jpg

曲靖风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