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之源 共筑生态屏障——马龙区深入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马龙区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推进水资源管理、生态治理与民生保障协同发展,为全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激活节水内生动力。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通过“价格杠杆+政策激励”引导农户转变用水方式。试点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68,亩均节水超120立方米,节水效益显著。改革覆盖农田面积超50万亩,惠及农户8.2万户,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民增收双赢。
城乡供水一体化,筑牢民生保障网。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改革,城区供水年平均产销差降至36.06%,较“十三五”末下降4.2个百分点。瓦窑箐、鲁谷2座小(一)型水库试蓄水,红果寨等6座小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第三水厂、老黑龙潭取水坝应急工程、车马碧水库至城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建成投用,日供水能力提升25%,惠及城乡居民30万人。
系统治理水环境,绘就生态新图景。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进,国控、省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完成1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8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行政村、自然村治理率分别达69.44%、70.82%。实施马龙河盛家田段河道治理、下营/上亩旗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面积超12平方公里。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深化水利改革,实现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全覆盖,农村供水市场化运营率达90%,城乡供水“五同”目标加速落地。启动中心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推进7条市政道路管网建设、32个庭院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设备更新、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列入年度计划。
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引领绿色低碳风尚。复制云南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经验,推动林业、农业等多元化碳汇交易,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紧扣我国2025年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组织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营造全民护水、节水的社会氛围。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马龙区通过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措施,形成自然环境、水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最终实现了“水清回来、鸟飞回来、鱼游回来”的良好生态环境,更有力地推动了马龙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谭吉蓉)